(在篝火的映襯下,化龍池群眾歌舞隊為都正街歷史街區改造的一線當鋪員工獻上文藝節目,寓意紅紅火火。)
(社區居民為農民工端上熱騰騰的餃竹北買房子。)
(書畫家的春聯受到居民的歡系統傢俱迎。)
紅網長沙1月24日訊(記者 肖懿)恢復中的城南書院和文昌閣、“廚神預防癌症心得”詹王宮的重建,長沙市芙蓉區都正街歷史街區改造如火如荼。今天過小年,都正街街道化龍池社區的居民們點上篝火、獻上歌舞、奉上春聯、煮好餃子,慰問參與都正街歷史街區改造的一線工作人員。
“我已經吃了一碗了,你們社區製冰機維修的居民太熱情了。”投身都正街歷史街區改造的農民工兄弟廖師傅連忙推讓社區工作人員再次獻上的熱騰騰的餃子。
都正街位於長沙市芙蓉區西部,毗鄰天心閣。全長314米,寬5.5米。是古城長沙保存下來的歷史街巷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曾經有善化縣縣衙門,駐軍的都司衙門,這裡有被封為“定湘王廟”的善化縣城隍廟,有紀念“廚神”的詹王宮,有崇拜北斗星母親的鬥姥閣。即將恢復的城南書院和文昌閣曾是都正街的文化地標誌。其中古城南書院是湖南第一師範的前身,原是南宋大儒張栻之父張浚在潭州的居所,建於紹興三十一年(1161),張栻和朱熹曾在此講學論道,因而聲名遠揚。
“年關將至,為了感謝附近居民的理解、建築工人的參與和一線員工的辛勤勞動,我們組織這個活動就是略表心意,表達感激之情,讓大家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新年。”化龍池社區書記朱澤蓉介紹。
快板、京劇、花鼓戲、即興小品、歌舞、寫春聯,專業藝術團和群眾歌舞隊的好戲一齣接一齣。
一大早趕來看戲的莫國雲大爺深有感觸的說,這個改造我們盼望已久,一線的工作人員確實很辛苦。這條街是古老的,同時也是年輕的,這裡將來會有大變樣。
以前詹王宮是供奉餐飲酒席業行業神的行業廟,每天有很多名師去敬香、論道、交流廚藝,不少湘菜大師的手藝就是在那裡聽來的學到的。
對於“廚神”詹王宮的重建,湘菜大師許菊雲認為,要把發現的詹王宮界碑好好保留,詹王宮是歷代長沙廚師聚會的地方,建議把有記載的廚師用碑文刻記,好讓文化和文明有個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容易,甚至可以建個小型的博物館。
去年10月份開始,都正街歷史街區進行全面改重建,涵蓋樣板房的改造、門牌樓的建設、管網下地麻石上路、歷史建築的恢復以及書吧街建設等5大方面,第一期投資約3000萬,預計今年8月份完工。 (原標題:長沙都正街居民慰問歷史街區改造一線員工)
- Apr 10 Thu 2014 22:50
長沙都正街居民慰問歷史街區改造一線員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